藥食同源

藥食同源

2023年11月17日,國家衛健委和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公告,又有9味中藥材納入了藥食同源的目錄,包括黨參、肉蓯蓉、鐵皮石斛、西洋參、黃芪、靈芝、山茱萸 、天麻、杜仲葉等。 那什麼是藥食同源呢? 被納入藥食同源目錄代表著什麼呢? 當食物碰上藥材,營養與藥效的合併,變“良藥苦口”為“良藥可口”,這便是我們常說的“藥食同源”思想。 藥食同源,即是指: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,食物和藥物也能防治疾病。

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“四性”、“五味”理論運用到食物之中,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“四性”、“五味”,食物可食用,也可藥用。

「藥食同源」究竟有什麼好處,讓世人從古至今如此推崇? ——食療之法,功不可沒。 中國醫學從初起便與飲食結下不解之緣,最早的醫療方法,正是飲食療法。 而藥食同源的功能符合現代營養免疫學概念,它包括以下面向: 

  • 供給免疫系統所需營養 食物中的營養素,能增強細胞營養代謝功能,使細胞獲得強大的能量,同時活化細胞免疫基因,使細胞免疫活性增加、免疫細胞數量倍增,以提高人體免疫能力。
  • 具有自然的清淨功效,沒有副作用。
  • 食療養生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,而藥物治病長期使用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,也可能對人體的某些健康造成影響。 图片調節內分泌平衡 均衡人體、調節內分泌腺,使內分泌功能正常。 食療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及其大量營養素。
  • 這些物質在參與人體的生化反應過程中,能有效調節人體的代謝功能,有助於維持人體分泌平衡。 這些被納入藥食同源目錄的物質,多數具有增強免疫力、抗疲勞等健康保健作用,日常食用有助於預防疾病,提升人們的健康水平。也是「堅持中西醫並重,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」這項策略的具體落實。

本次納入食藥兩用物質目錄的西洋參,在《中國藥典》(2020版)收載,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(Panax quinquefolium L.)的乾燥根。 西洋參在山東等省份有作為食品原料食用的歷史,主要用於泡水、煮粥、煲湯、入菜等。 西洋參味甘微苦,性涼。 能補助氣分,兼能補血分,具有滋陰補氣、生津止渴、除煩躁、清虛火、扶正氣、抗疲勞的功效。 為其性涼而補,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,皆可以此代之。 **公司信條 :您的健康是我們一直努力的追求

Back to blog

Leave a comment